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一章 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就是根据有关理论对影响股票价值及股票价格走势的基本因素进行分析,以决定投资某种股票的决策过程。影响股市的基本因素,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较影响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按来源不同,可分为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等等。政治因素主要是指影响政局稳定的一系列因素。由于对政治因素的详细分析需要专门的知识,故本书对此类问题不作专门的分析。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是指影响人们心理预期的一系列因素,同样由于心理因素分析的专业性,本书也不打算作过多的涉及。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国家的各种政策、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状况、上市公司本身的发展情况以及股票“替代品”(债券、基金等)市场的走势等。一般情况下,股市同经济形势的联系最密切,同时经济因素对股市的作用力也最强,因此经济因素就成了基本面分析的重点。股市分拆除了基本面分析外,还有技术分析。对投资者而言,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基本面分析解决的是投资“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分析解决的是“何时”投资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将侧重于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只是在有关部分作一些简单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有关技术分析方面的专著。
  第一节基本面分析的重要性
  对于进入股市的投资者来说,除了学会使用技术分析方法以外,还要学会使用基本面分析方法。这两种分析方法都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他们的长期实践中,产生了许多股市分析流派和理论,其中占统治地位的分析流派有:技术分析派、基本面分析派和综合分析派。就技术分析派而言,又出现了道氏股价理论、艾略特波浪理论、量价理论等。至于基本面分析流派,它们目前尚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出现了基本面分析内容及方式因人而异的局面。为了更好地发挥基本面分析方法的作用,有必要对基本面分析作一个较全面的定位。
  一、技术分析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技术分析是通过各种图表、技术指标来研究股票市场行为,以判断股票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的方法。
  技术分析的有关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前提之上的:价格已综合了各类信息、股市存在趋势运动、历史会重演。第一个假设认为影响股票市场价格走势的所有信息都已反映在价格的变化之中,也即任何时点上的价格水平都是各类信息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投资者只需研究价格变化就够了,无须具体分析价格波动的背后原因。在~定条件下,各种技术分析指标之所以能起到指导人们交易的作用,是因为它们已如实地“记录”了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也就是市场行为与图表形态及技术指标变化之间存在——一对应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市场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图表形态及指标变化特征。第二个假设认为市场价格变化有规律可循,在没有遇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价格原来的变化趋势不会改变。技术分析的原本要义就是通过相关分析,以确定价格趋势的早期形态,使投资者可以顺势而为。第三个假设认为股票市场的价格走势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尽管投资者进入股市的时机不同,奖金规模也有大小之分,但他们的动机却是相同的,即都是为了使投资利润最大化。对绝大多数进入股市的人来说,这一动机永远不会改变。在股票市场中。从事交易的人还要受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交易者会形成一种相同的行为模式,并导致历史的重演,只要市场氛围相同或相似,过去出现过的价格走势或变动方式,今后还会不断出现。
  技术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技术分析是对股票价格变化本身的分析,不考虑价格变化的背后原因。其次,技术分析着眼于过去,通过对历史数据及价格变化的分析,来预测股票价格的未来走向。再次,技术分析主要是对股市短期波动进行分析。
  由于技术分析考虑问题的范围较窄,对股市长期趋势不能进行有效的判断,所以,一般来说,技术分析只适用于短期行情分析,要想对股市有较全面的分析和较准确的判断,仅靠技术分析远远不够,还必须借助基本面分析方法。
  二、基本面分析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_首先,基本面分析是股市波动成因分析。基本面分析要弄懂的是股市波动的理由和原因,因此就必须对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它们对股市有何种方向的影响。如果股票市场大势向下,基本面分析就必须对近期股票市场供求关系和影响因素作出合理的分析,并指明股市整体走向和个股的波动方向。由此可见,投资者可以借助基本面分析来解决买卖“什么”的问题,以纠正技术分析可能提供的失真信息。由于技术分析注重的是短线量化分析,很可能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例如,当某种股票价格连续攀升,各项技术指标也显示出买入信号时,如果该发行者的基本情况并没有什么明显变化,这时投资者就需谨慎,因为该股票的上涨很可能是主力资金操纵的结果,在主力资金将股价抬到某一预定目标后,它们就会撤退,以套取投机利润,尤其是在不成熟的股票市场上,这类“陷讲”比比皆是,而对这些骗局的识破又非技术分析所能及的,必须依靠基本面分析来解决。
  其次,基本面分析是定性分析。在基本面分析过程中,涉及的虽主要是经济指标的数量方面,但这些指标对股市的影响程度却难以量化,只能把它们对股市的影响方向加以定性。例如,当有关部门公布某个时点的失业率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后,基本面分析并不能指明股价指数的涨跌幅度与这两个百分点之间的数量关系,只能就股市的影响方向作出大致的判断。失业率的下降表明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向好的方面转化,从长期来看,这一指标对股市上涨有支持作用,但它对股票指数上涨有多大贡献度就不得而知了。同时基本面分析不能解决入市时机的问题,只有在对股市及个股走势有了基本的判断之后,再结合技术分析,才有可能找出合适的入市时机。
  再次,基本面分析是长线投资分析。基本面分析的第二个特点就决定了它是长线投资分析工具,而非短线投资分析工具,因为基本面分析侧重于大势的判断,分析时所考察的因素也多是宏观和中观因素,它们对股市的影响较深远,由此分析得出的结论自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长线投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依此作出的投资志在博取长期回报以及分享整体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而非短线投机收益。短线投机者的分析工具主要是技术分析法,其在股市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机者的洞察力和行动。从长期的实践来看,频繁进出股市很难获得丰厚的利润。中小散户不易靠“抢点数”取胜,他们平均下来打个平手也就不错了,众多的时候是亏损出场。而靠基本面分析从事长线投资的人,在决定投资某种股票之后,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把资金放在这支股票上,以求得该支股票带来的长线收益。只有当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或该个股发行企业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后,投资者才会改变投资策略。
  综上所述,基本面分析的优点在于它能较准确地把握股市走向,给投资者从事长线投资提供决策依据,而其缺点是分析时间效应长,对具体的入市时间较难作出准确的判断,要想解决此问题,还要靠技术分析的辅助。因此,基本面分析只适用于大势的研判,而不适用于具体入市时机的决断。
  三、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的结合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之间无优劣之分,两者各有千秋。它们只是根据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同一问题——股票价格的变化规律,它们之间并不相互排斥。
  由于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各自的出发点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也就不同。基本面重“质”轻“量”,通过大势分析,它能解决投资“什么”的问题,但不能解失‘何时”投资的问题;而技术分析正相反,它轻“质”重“量”,通过股价变化本身的分析,可以解决具体的入市时机的问题,但对投资“什么”的问题不易解决。可见,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尽管我们提倡将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结合起来使用,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是等量齐观的,至于二者在投资者投资决策过程中所占分量各有多大,将因人而异。不过也有走极端者,只将其中一种方法作为自己的常用分析工具。
  对二者使用多寡除了受个人偏好影响外。还受社会进步程度和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在社会经济不甚发达的时代,由于通讯技术落后、信息流通受阻,投资者所需信息匾乏,基本面分析的素材不足,所以人们更多的是依赖技术分析方法,因为利用图表和技术指标就能得到股票市场最为及时的交易信息。在电脑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信息可以迅速传遍全球,人们可资利用的决策信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股票市场上重视基本面分析的人也越来越多。
  另外,在股票市场的不同发展阶段,基本面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的使用频率也各不相同。在股市发展初期,由于监管不严,投机气氛浓厚,股票交易更多的是依靠技术分析来解决买卖决策问题。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股市就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投资者也较前有了较强的理性,过去的盲目跟风、心急气躁现象会有所减少。若再想决胜于股市,就必须对股市有较全面的研究分析才行,因此,这时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都会受到人们的重视。
  综上所述,尽管在不同的条件下,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被使用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对方所不可替代的优点,要想搏击股市,取得较满意的结果,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
  可以预见,随着股市的发展与完善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会越来越快,基本面分析方法会备受人们的青睐。
  第二节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分析影响股票价格走势的经济因素:一是宏观类影响因素(经济形势、经济政策),二是中现类影响因素(行业与板块),三是微观类影响因素(上市公司及其财务状况)。这三类因素是股票市场基本面分析的主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它们是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行业与板块分析、上市公司及其财务分析及其他因素分析。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宏观经济运行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呈现周期性变化,经济周期一般经历上升期、高涨期、下降期和停滞期四个阶段。由于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它会随着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变化,因此,当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时,企业表现出效益差、开工不足、设备使用率下降等症状,继而是社会失业率上升,受其影响,股票指数会走低;当经济度过停滞期,开始缓慢上升时,股市会随着人市资金量的增加而逐渐回稳;当经济得到全面恢勾,并进入高涨阶段时,企业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利用,市场销售增加,利润回升,股票指数会攀升;当经济由高涨期进入下降期后,过热的经济会逐渐冷却下来,企业产品又开始积压,生产萎缩,利润下降,股市会受其影响,而由“牛市”转向“熊市”。
  在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对股市的影响时,还要注意二者之间变化的前后时间关系。由于股市综合了人们对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预期较全面地“吸收”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有关信息,这种预期自然也会弓;起股票价格的变化,因此,股市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反映总是超前的。另外,宏观经济形势对股市的影响程度还受股市发育程度制约。一般而言,股市越成熟,经济波动对其影响就越大;反之,影响则越小。在股市发展初期,股市的变化并不反映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投机气氛太浓,股市被少数资金大户所操纵,被人为地推向巅峰或谷底。
  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对股市的影响,首先就得对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而完成这一任务就要分析各种经济指标。反映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主要有:经济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发展速度、失业率、物价水平、进出口额等。在这些指标中,有些指标的升降对股市涨跌有正向影响,有些指标的升降对股市涨跌有负向影响。
  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它的变化对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就业水平、居民收入、企业发展等都有直接影响,进而对股市产生较大影响。当国家为了控制通胀而紧缩银根时,利率就会上升。一般情况下,利率上升,股价下跌。相反,利率下降,股价上升。货币政策主要有: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信贷政策等。
  财政政策也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不如货币政策那样直接,但它可以光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然后再间接地影响股市。另外,财政政策中关于证券交易税项调整措施本身就是股票市场调控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对股市的影响力较大。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公共支出政策、公债政策、税收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变化对股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进行基本面分析时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三、行业与板块分析
  行业分析与板块分析是界于宏观经济分析和上市公司分析之间的中间层次分析。行业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业的市场类型分析、行业的生命周期分析、行业变动因素分析等。行业的市场类型分析侧重于行业的竞争程度分析度争程度越是激烈的行业,其投资壁垒越少,进入成本低,但风险大;竞争程度低的行业,风险小,利润丰厚,但投资壁垒多,进入成本高。生命周期分析主要是对行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行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当行业处于稳定阶段时,涉足该行业的公司股票价格往往会处于稳中有升的状态;当行业处于成长阶段时,股市不太稳定,有大起大落的可能;当行业处于衰退期时,股票价格会下跌。行业变动分析主要是指政府有关产业政策变动分析和相关行业发展变化分析。
  板块分析主要是分析区域经济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不一致,而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而形成股市中的“板块”行情,所以,对这些股票的分析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形势进行。
  四、上市公司及其财务分析
  上市公司是股票的发行主体油然,分析股价的变化趋势就得分析上市公司的一些具体情况,如公司的竞争能力、赢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发展潜力以及财务状况等。只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研究,才能发现某支股票的潜在投资价值。
  财务分析也是基本分析中最重要的一环,它主要是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有关财务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其当前的财务状况,预测其发展趋势,确定该公司的成长潜力。
  财务分析的对象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等。
  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财务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
  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公司资本结构、公司偿债能力、公司经营能力、公司获利能力、股东权益保障能力等。
  五、其他因素分析
  除了经济因素影响股市外,社会因素、政治因素、自然因素等也影响股市的走势。例如,社会稳定与否会对股市有极大的心理影响;政局不稳和战争爆发对股市都是负面影响咱然灾害往往也会引起股市的大跌。
  可以说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任一变化都会5!起股市或大或小的波动、因此要较全面地认识股市变化规律,就要尽量把诸多因素都考虑进去。
  第三节基本面分析过程
  基本面分析就是以各类影响股市价格变动的因素为素材,依据一定的程序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以发现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过程。所以,要进行基本面分析,首先得对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处理。
  一、信息收集
  现代电脑网络技术能使任一信息在瞬间传遍地球的每一角落,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人们会感到手足无措。所以。就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而言,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各类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实际上信息的收集过程就是信息的分类过程,因为,我们是从浩瀚的信息中收集某一类或几类有用的信息。第二节“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内容”就是股票投资者要收集的信息内容。
  1.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信息。这类信息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国际收支等。
  2.宏观经济政策信息。这类信息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3.行业运行状况信息。这类信息包括:行业的发展水平与规模、国内外市场容量、市场竞争程度等。
  4.上市公司运营状况信息。这类信息包括:招股说明、中期报告、年度报告及信息披露公告等。
  5.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信息。这类信息包括:政府为规范证券市场运行而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等。
  二、信息分析
  投资者根据目前投资需要收集到上述有关信息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和处理,以供投资决策之用。
  1.信息识别。信息识别是信息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是对信息材料的真伪进行判断,以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否则,建立在虚伪信息基础上的分析毫无意义。造成信息虚伪的原因有两个:~是不确定性,二是人为因素。不确定性会使人们的认识存在偏误,由此形成的信息也就难免有不准确的地方,这种信息的不准确性是难以消除的,只能是随着人们认识问题能力的高低,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同时人们也会受利益驱动而人为地制造虚假信息,尽管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迟早会败露,但它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投资者要想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判断分析能力,同时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证同一信息的真伪。
  2.研究经过筛选后的信息。首先对筛选后的信息再次进行细分,把对股市影响最直接、力度最大的信息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如上市公司的有关财务信息、所处行业的发展近况、规范证券市场运行的最新法规政策等。其次分析这些信息各自对股票价格走势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找出它们与股市价格变化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三、作出结论
  在找到有关信息与股票价格变动关系后,就要作出结论,以指导下一步的投资活动。
  四、结论的修正
  结论准确与否总是与投资者掌握信息的多寡及质量有关,有时分析可能是建立在极少量信息材料基础之上的,依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在投资过程中,当发现分析结果与股市变动趋势有出人时,投资者就需要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对前期结论进行纠正,以修改原来的投资计划。实际上,基本面分析是一个连续过程:收集信息~分析~结论~再收集一再分析~修正结论……
  只有在这种不断循环往复之中,才能去伪存真,得到真实的信息和作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第四节基本面分析在我国
  投资中的特殊地位
  对于成熟的股票市场,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功用不同而已,但对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股票市场,基本面分析却有其特殊的意义,一者是技术分析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具备,即技术分析局限性极大,对股票投资者指导意义有限,二者是中国股市属于“政策市”,国家政策对股市作用力度之强、影响范围之广是成熟股市所没有的。
  一、技术分析的市场环境不具备
  除了自身缺点而使技术分析有较大的局限性外,中国股市的现实发展状况也使技术分析的实用性大打折扣。经常进出股市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技术分析有时会完全失去作用。中国股市规模小、质量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盘子小的个股更容易被资金大户所控制。在成熟的股市,一波上涨或下跌行情一般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但在我国一波行情能在数天之内走完全部历程,时间快得连人们使用技术分析的工夫都没有,股价波动也没有什么规律。所以,在中国股票市场上,道氏理论、艾略特理论发挥作用的市场基础较薄弱。只有当股市达到一定的规模后,也只有当股市的变化与当时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时候,股市才能起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才有规律可循,技术分析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故在现实的中国股市上,技术分析因缺陷加局限,使其略逊基本面分析一筹。
  二、政策对股市的特扶影响
  中国股市的行政色彩异常浓厚,任何涉足股市的投资者都不能对此熟视无睹。中国股市是应改革开放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股市原本是为开辟一条有别于传统融资方式的直接融资渠道而设计的,但在中国,这条直接融资渠道主要被用来为国企改革服务。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国企依然是国家政策的扶持重心,故为了使国企能从股市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就必须保持股票市场大势处于稳中有升的局面,只有这样,投资者才会把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股市,因此,任何引起股市偏离“稳中有升”的事件都会弓!起管理层的注意。同时,又由于中国股市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稳定性差,投机气氛浓,容易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所以政府的行政干预是少不了的,目前中国股市无处不留下了国家干预的烙印,故中国股市有“政策市”之称。由此可见,基本面分析在股市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
  中国股市规模小,行情容易被操纵。有时在一些假象的迷惑下,又会引来散户的追涨杀跌,其结果是股票市场涨、跌均会过头,这种超涨、超跌势头往往又不以管理层的意志为转移,在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市场微调手段的情况下,管理层就会不断利用行政手段,改变调控方向,也就是政府的政策跟着市场的“调子(忽高忽低的行情)起舞(不断改变调控方向)”。因此,中国股市波动的过渡性决定了政策调控方向的多边性。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保持股市“稳中有升”却是管理层不变的意图。
  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很低,在所有企业中,上市企业更是凤毛俄角,这说明中国股市规模还很有限,它一方面表明中国股市发展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也表明管理层利用行政手段调控股市的空间依然很大。因此,作为投资者,只要把握住了政策的多变性与不变性,就能更好地把握管理层的政策趋向,作出与政策趋向相符的投资决策。
  第五节国外投资大师如何看待基本面
  股票价格的涨跌从一开始就是与股份公司的经营水平、赢利能力紧密相连的,因此股票的基本面分析方法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也早于技术分析法,在股票市场产生和发展几十年后,由于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和大众心理的集体作用使得股票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形成独特的波动规律,引起了许多投资家的关注和研究,才形成了以历史经验和心理学为基础的技术分析法,其中最著名的是艾略特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而基本面分析派则从开始到现在,每个时期都产生许多投资大师,而且这些投资大师,包括格雷厄姆、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罗斯等,与技术派理论家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都是百万富翁、市场的赢家,而技术派的鼻祖文略特和江思生前并没有运用其理论在股市中发财,只能称为市场的专家(何况股市有句谚语“股市上只有赢家没有专家”)。从当今发达国家成熟股市的实践看,基本面分析方法不仅依然是主流,而且地位正在继续提高,甚至有人将基本面分析方法等同于“理性投资”。而理性投资正是我们新兴市场迫切需要的。
  在众多基本面分析派的投资大师中,各人对基本面看法不同。侧重点不同,投资风格也大相径庭。有的注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周期,有的注重企业个体的情况;有的注重企业的发展前景,有的注重企业的存量价值;甚至各人对企业的各种财务指标的看法也有很大分歧。以下精选了几位著名基本派投资大师的投资观点:
  一、格雷厄姆投资法则——‘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
  也许所有人都知道沃伦·巴菲特,但今天的确很少有人知道本·格雷厄姆——这些人知道格雷厄姆,往往也因为他是巴菲特的人门老师。但是,格雷厄姆远远不只是巴菲特的导师,正是格雷厄姆才给股票市场绘制了第一张可信的地图,为择股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而在此之前,它与赌博这门伪科学毫无差别。投资业没有格雷厄姆,原则性将不复存在。
  格雷厄姆于1894年在伦敦出生,在他刚满周岁时全家搬到纽约。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格雷厄姆来到华尔街,从最底层的工作起步,每周把股价写在黑板上,挣2美元。那个年代里没有什么证券分析师,只有“统计员”,很快他便自封为一个投资者,工作之余开办了财务方面的讲座,同时开始写作。1934年《有价证券分析》一书问世,格雷厄姆在该书中提出了股票投资的“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两个概念,从今天看这两个法则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1.“内在价值”法则
  格雷厄姆写作(有价证券分析》的时期,正是市场低潮,1/3的美国工业都在以低于清算价值的价格出售,许多公司的股价比它们银行账户上的现金价值还低,几年前那些曾把华尔街当做一个有无数牛奶和蜂蜜的乐园的专家们现在又建议说“这样的股票压根不是投资”。当时有一位叫洛布的评论家写了本畅销书《投资生存大战》,他认为“没有人真的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价值”,真正要看重的不是企业的赢利情况,而是一种公众心理,他强调要“充分考虑人们的普遍情绪、希望和观点的重点性——以及它们对于证券价格的影响”,“股票投机主要就是A试图判断B、C、D会怎么想,而B、C、D反过来也做着同样的判断”。这些看似有理的观点实际上并不能帮投资者解决什么问题,甚至是给投资者又设下了一个心理陷讲。
  《有价证券分析》给出了逃脱这个陷讲的方法。格雷厄姆极力主张,投资者的注意力不要放在行情机上,而要放在股权证明背后的企业身上。通过注意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未来前景等诸如此类的因素,投资者可以对公司独立于市场价格的“内在价值”形成一个概念,并依据这个概念作出自己的投资判断。
  格雷厄姆认为,市场并非一个能精确衡量价值的“称重计”。相反,它是一个“投票机”,不计其数的人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理性和感情的混合物,很多时候,这些抉择和理性的价值评判相去甚远。投资的秘诀就在于当股票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时投资,并且相信市场趋势会回升。
  格雷厄姆像生物学家解剖青蛙那样分析着普通股股票、公司债券,总企图寻找那些便宜得几乎没有风险的公司,在当时的投机气氛中显得十分怪异,他提出的“内在价值”投资理论在当时也称得上完全是个创新。洛布的投机者把股票看做一张薄纸,他的目标只是对下一个接手的人的期望,然后再下一个人。而格雷厄姆和他的“同志们”则把股票看做企业的份额,它的价值始终应和企业的价值相呼应。格雷厄姆曾十分迷惑地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华尔街从未间过这样的问题:‘这个企业售价多高?”’
  2.“安全边际”法则
  在解决了投资的价值标准后,那么剩下没有解决的一个麻烦问题是,如果按照“内在价宜’标准买进一种便宜的股票后,它变得更便宜了,该怎么办?格雷厄姆承认,如果有时市场价格定错了,它们得经过“很长一段困扰人心的时间”才能调整过来。那么,在购买股票时。还需要保持一个“安全边际”。只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投资者就应该是很安全的。
  什么是“安全边际”呢?他解释说,投资者应该在他愿意付出的价格和他估计出的股票价值之间保持一个差价——个较大的差价。这同留些余地给驾驶汽车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是一个道理。如果余度留得足够大,即有足够的“安全边际”,那么他就拥有基础的优势,不论形势有多么的严峻,只要有信心和耐心,必然会有可观的投资收获。
  二、沃伦·巴菲特著名的十二定律
  巴菲特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人,美国著名控股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局主席,卯年代以来其个人资产一直在全美富豪排行榜上名列前三位。在排行榜的前十位富豪中,巴菲特是谁一自股票市场获得财富的人。如今,巴菲特已经成为全世界投资者人人皆知的投资大师,他的投资故事像神话一样被到处传诵。
  巴菲特从1956年开始他的投资生涯,40年间,无论股市行情和经济运行状况如何,巴菲特从未遭遇过大的风险,也从未有过亏损年度。战后美国股票的年平均收益率在
  10%左右,而巴菲特却达到了28%的水平,创造了在那些市场专家、华尔街经纪人以及旁观者看来几乎不可思议的奇迹,实现了资产连续惊人高质量的滚动。
  40年间,巴菲特仅仅执行了几个正确的投资决策,就使他拥有了今天的财富。他看好的行情往往令其他投资者深感疑惑,然而事实却证明他独具慧眼;他从不遵从所谓的分散投资策略,而是将巨额资金投在少数几种股票上。然而,这几种股票却为他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令人惊诧不已。如其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30年间股价从每股7.6美元攀升至3万美元。巴菲特的成功,使得他被人们喻为“世界第一股王”、“当今(也许永远是)最伟大的投资者”。他投资股市的独特理念和方法,已成为全球各地股票玩家竞相追逐的金科玉律。
  实际上,巴菲特的投资原理很简单:只做传统的长期投资。其道理是:买卖股票原本就是转移股权,持有股权者即为股东,股东权益来源于企业运营所获取的利润。长期而言,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并与其保持一致,而短期价格却会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大幅度波动,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始终如一地准确预测。因此,真正的股票投资应该是选择一家真正值得投资的好公司,在合适的价位购入其股票,长期持有,耐心等待企业的成长为自己创造财富。
  在这样的投资理念之下,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别具一格:
  ——不理会股票市场的涨跌。“在我们买了股票后,即使市场休市一两年,我们也不会有任何困扰。”在巴菲特看来,股市只是一个便于股东买卖股票的场所,它的存在使人更易于投资他所需要的企业,投资者看好并购入股票后,应该关注于企业运营,至于不合理的短期价格变化,是不需要不应该也无法关’心的。
  ——不担心经济形势。巴菲特认为经济形势与短期股价一样,都是难以预测的;同时无论预测正确与否,倘若投资者的股票会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环境里获益,那么在经济的波动中他就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变动和投机。巴菲特只选择那些在任何经济形势中都可获利的企业。
  因此,巴菲特认为短期持有股票,只有在始终正确地预测经济情况、短期股价波动时才可获利,而这是极费神且不太可能的,因而是不可取的。在巴菲特确定了他的投资理念和前两种策略之后,他便只需集中精力去做剩下的两件事了。那就是寻找一家好公司并以合适的价格购买其股票。
  巴菲特从多年自身的经验中,总结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律和策略,即著名的“十二定律”。
  1.企业定律,又分为三条:
  (1)企业必须简单且易于了解。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财务上的成功与他对自己所做投资的了解成正比,只有全面了解一企业,投资者才能有的放矢,巴菲特在他几十年的经营中拥有的企业全都在他的“竞争优势圈’呐,他都有高度的了解。而圈外的企业,投资潜力再大他也绝不涉足。
  (2)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必须稳定。巴菲特认为,重大的变革和高额的报酬是难以交汇的,那些长期以来都持续提供同样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往往才是报酬率高的企业。
  (3)企业长期前景必须看好。巴菲特很重视寻找那些拥有特许权的企业。所谓特许权就是指该企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具有稳定的消费需求,没有近似替代产品。这样的企业可以持续提高价格而获取利润,即使在供过于求,或潜能尚未完全利用的情况下,也不会失去市场占有率或销售量,而且这样的企业往往拥有经济商誉,有较高的耐力承受通胀带来的影响,即使经济不景气或经营管理不善也仍可生存。
  2.经营定律,又分为三条:
  (1)经营者必须理性。巴菲特欣赏那些将现金盈余投向能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计划里的经营者,他认为那些在找不到这样的计划时勇于将盈余归还股东的经营者才真正为股东服务,才有理性。
  (2)经营者必须对股东诚实坦白。巴菲特认为只有完整详实地公布营运状况,并像公开自己的成功一样勇于讨论自己失败的经营者才值得信赖。而他自己作为董事长,也正是这么做的。
  (3)经营者应当有勇气抵抗盲从法人机构。有许多经营者会因为盲从而失去理性,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巴菲特认为,能独立思考、抗拒依附他人的经营者才有竞争力。
  3.财务定律,又分为三条:
  (1)考察股东权益报酬率,而非每股盈余。因为在企业保留上一年盈余增加资本的情况下,只有前者考虑了公司逐年增加的资本额,才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经营绩效。
  (2)计算“股东盈余”,寻找高毛利率的公司。巴菲特认为,原来意义上的会计盈余由于各公司资产不同而缺乏可比性,只有将折旧损耗和分期推销费用加上净利减去资本支出,由此得到的股东盈余才可反映企业价值。而高毛利率则不仅反映出企业的强大,也反映出经营者控制成本的精神。
  (3)对于保留的每两元钱盈余,确定公司至少已创造了一元钱的市场价值。在此巴菲特采取的方法是将净收入减去股利得出保留盈余,再找出公司现在与10年前市价的差价,两者加以对比。
  在采用这些量化指标时,巴菲特是将4或5年的财务平均值作为衡量对象的。他认为长期平均值才可以真正说明问题。
  4.市场定律,又分为三条:
  (1)计算企业实质价值。巴菲特选择那些简单稳定的企业,以保证所有数据的高度确定性,之后预期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未来的现金流量,用30年美国政府公债利率加以折现。他并不加上风险溢酬,他用最保守的方法来估计企业价值,以降低风险。
  (2)以显著的价值折扣购入该股票。在购进价格和企业价值之间一定要有一个“安全边际”,这个“安全边际”的缓冲效果可以保证他不受到公司未来现金流量变动的影响。因此,当一些大企业暂时出现危机或股市下跌时,就是他毫不犹豫大量买进的时机。
  (3)长期持有并管理手中的股票,耐心等待企业的成长。
  事实上,由于巴菲特坚守自己的定律,他很少能同时发现三家以上可让他有信心的企业,所以他常常将大得惊人的资金集中投资在几种股票上。购入股票之后,巴菲特总是长期甚至打算永久持股,而这些股票总是回赠给他丰厚的利润。“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经营者,所以我成为更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投资人,所以我成为更优秀的企业经营者。”正是因为时刻意识到这种双重身份,巴菲特才不会去关心股票的涨跌,也不会为了眼前有利可图而抛售手中好的股票,而是专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充分了解企业。他相信杰出的绩效总有一天会反映到股价上去。他的投资经营方式也值得一提,他并不寻求大规模的转变,也不全盘控制,他提供长期资金并监督公司,让经营者继续执行公司的政策。这种“关系投资”模式果然为巴菲特赢得了巨额利润。
  三、彼得·林奇的25条黄金规则
  彼得·林奇是个投资奇才,作为一个著名的基金管理人,他的思维更现代、投资技巧更新颖复杂,但我们从以下投资规则中能够看出,在骨子里他依然是与格雷厄姆、巴菲特一脉相承的基本面分析派:
  1.投资是令人激动和愉快的事,但如果不作准备,投资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2.投资法宝不是得自华尔街投资专家,它是你已经拥有的。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投资于你已经熟悉的行业或企业,你能够战胜专家。
  3.过去30年中,股票市场由职业炒家主宰,与公众的观点相反,这个现象使业余投资者更容易获胜,你可以不理会职业炒家而战胜市场。
  4.每支股票背后都是一家公司,去了解这家公司在干什么。
  5.通常,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无关。但长期而言,两者之间
  100%相关。这个差别是赚钱的关键,要耐心并持有好股票。
  6.你必须知道你买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买它,“这孩子肯定能长大成人”之类的话不可靠。
  7.远射几乎总是脱靶。
  8.持有股票就像养育孩子,不要超出力所能及的范围。业余选段人大概有时间追踪8~12家公司。不要同时拥有5种以上的股票。
  9.如果你找不到一支有吸引力的股票,就把钱存进银行。
  10.永远不要投资于你不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公司。买股票最大的损失来自于那些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仔细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确认公司不会破产。
  11.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票。最好的公司也会有不景气的时候,增长停滞的行业里有大赢家。
  12.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它们有利润之后再投资。
  13.如果你想投资麻烦丛生的行业,就买有生存能力的公司,并且要等到这个行业出现复苏的信号时再买进。
  14.如果你用1000元钱买股票,最大的损失就是1000元。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你可以获得1000元甚至5000元的收益。个人投资者可以集中投资几家绩优企业,而基金经理却必须分散投资。持股太多会失去集中的优势,持有几个大赢家终生受益。
  15.在每个行业和每个地区,注意观察的业余投资者都能在职业炒家之前发现有巨大增长潜力的企业。
  16.股市的下跌如科罗拉多州1月份的暴风雪一样是正常现象,如果你有所准备,它就不会伤害你。每次下跌都是大好机会,你可以挑选被风暴吓走的投资者放弃的廉价股票。
  17.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智力在股市赚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的耐力。如果你每遇到恐慌就想抛掉存货,你就应避开股市或股票基金。
  18.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操心。不要理会周末的焦虑和媒介最新的恐慌性言论。卖掉股票是因为公司的基本情况恶化,而不是因为天要塌下来。
  19.没有人能够预测利率、经济形势及股票市场的走向,不要去搞这些预测。集中精力了解你所投资的公司情况。
  20.分析卅家公司,你会发现1家基本情况超过预期;分析刘家,就能发现5家。在股票市场总能找到意外的惊喜——公司成就被华尔街低估的股票。
  21.如果不研究任何公司,你在股市成功的机会,就如同打牌赌博时,不看自己的牌而打赢的机会一样。
  22.当你持有好公司股票时,时间站在你这一边,你要有耐心——即使你在头5年中错过了沃尔玛特股票,但在下一个5年它仍是大赢家。
  23.如果你有足够的耐性,但却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自己搞研究,那就投资共同基金吧。这时,投资分散化是个好主意,你该持有几种不同的基金:增长型、价值型、小企业型、大企业型,等等。投资6家同类共同基金不是分散化。
  24.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美国股市过去10年的总回报排名第八。通过海外基金,把一部分投资分散到海外,可以分享其他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好处。
  25.长期而言,一个经过挑选的股票投资组合总是胜过债券或货币市场账户,而一个很差的股票投资组合还不如把钱放在坐垫下。
  在简单介绍了格雷厄姆、巴菲特和彼得·林奇这三位基本派股票投资大师的投资心得后,最后我们不能不提起另一位特级大师,他就是被誉为“市场的驱动者”、“金融界的超级明星”的乔治·索罗斯。索罗斯全盛时期的主要战场是外汇市场和其他金融杠杆工具市场,股票现货买卖在其基金业务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索罗斯的基本投资理论对股市投资者还是很有启发性的。索罗斯将其投资哲学概括为“反射”理论,他认为人们对市场的认识总是不完整的,金融市场经常处于动态不平衡,这种不平衡通过“反射”过程不断自我加强,最终导致“破裂”、“大起大落”。索罗斯运用其理论成功地把握了德国统一后欧洲货币的非均衡以及东南亚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主动出击,打垮了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赚取了大量利润尽管有人称其为“不义之财”。不管“反射”理论有多么玄虚,可以肯定的是,索罗斯也是基本面分析派的投资大师,只不过他看重的是宏观经济,他研究一国的宏观经济周期、宏观经济结构、金融市场矛盾,并以哲学家的眼光预测出“破裂”的即将来临。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